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58-7997 | 021-56551037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考勤系统架构

一、互联网考勤系统总体架构介绍说明

IAS互联网考勤系统采用业界先进的开放式软硬件平台,支持多台考勤服务器并联,可以实现分布式部署、提高负载均衡的能力。我们的考勤系统服务器,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进行灵活的配置。其中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网站服务器。以下从考勤系统的几大模块进行说明:

互联网考勤系统数据库服务器(IAS Database Server) 是互联网考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数据库服务器来记录大量的考勤记录信息,包括员工登记信息、每次打卡记录、考勤班次定义信息、假期定义信息、请假单、加班单、考勤调休单、漏打卡补签单、外出与出差单信息、剩余年假、调休信息,以及各种报表信息,如打卡流水信息、出勤明细信息、日报、月报、请假报表、加班报表、加班调休报表、剩余年假报表等等。另外有的版本提供灵活的流程自定义功能,还存放大量流程定义,以及考勤申请与审批的详细流程单信息。

互联网应用服务器(IAS Application Server)是互联网考勤系统中联接网站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重要环节,是处理单位考勤逻辑运算与查询业务的关键。应用服务器接收来自网站服务器和考勤客户端的数据请求;对数据请求进行路由分析和选择,并作相应的格式转化后进行转发;进行主机调用,并等待返回结果;返回互联网考勤系统相应模块等。

应用服务器在设计中采用应用平台的概念,从网站服务器上其他模块发起的数据请求在数据格式上力求统一,在应用服务器中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来源和去向,与后台主机和其他业务系统的通讯工作由应用服务器负责完成。应用服务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体系结构和应用开发平台,保证能够方便、快捷地增加新的业务。

互联网考勤系统网站服务器是互联网考勤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有用户的操作使用都通过网站服务器进行,系统可以通过IIS或者Apache搭建起网站服务器的运行环境。考勤系统提供查询、统计、打印出各种报表,除了可供员工人员查询自己的出勤情况,还可以提供给管理人员、部门领导根据各自的权限和管理的人员进行各种查询汇总统计功能。查询的信息包括打卡原始记录,出勤明细,出勤日报表,出勤汇总报表。以及各种出勤异常报表,如迟到早退记录表、请假记录表、加班记录表、补签记录表等。不仅可以通过页面查询,还可以随时把查询统计得到的信息导出到excel文件进行本地电脑保存或者打印出来。

 

二、互联网考勤系统架构可根据客户实际网络模式进行搭建,现以以下两种模式进行说明:

1、宽带接入模式:

分支机构只要可以上网即可,上网方式可以不固定(拨号、宽带均可)。总部上网方式要求是专线宽带接入(服务器也可以采用托管方式),由于传送的数据量很小,对带宽要求不是太高。(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考勤系统总体架构图支持宽带接入

2、VPN结点模式:

总部与分部之间建立虚拟专用网络(即VPN),均可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且总部服务器IP地址也可以被访问到。(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考勤系统总体架构图支持vpn接点模式

3、其他模式:

根据每个企业的网络环境不同,除提供以上接入模式外,我们还提供WIFI接入模式,GPRS接入模式,3G接入模式,更多信息请和我们取得联系。

 

三、互联网考勤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1、Web操作菜单界面的统一

Web操作菜单整个企业实现统一的风格和框架,包括预制界面、菜单层次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本企业风格,方便全联网以及数据大集中。

2、员工信息管理的统一

使用企业统一的员工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数据库设计,使用全统一的编码规则,包括员工编号、员工信息内容等。

3、以管理为中心的原则

基于互联网考勤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业务,是企业希望并适合在全中小学范围内实现全方位、多渠道地满足考勤管理的需求是基于互联网考勤管理系统设计原则的核心。

所谓的“全方位”是指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所谓的“多渠道”是指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服务内容和多种服务方式的组合,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而这种服务必须符合企业的业务实际、管理特点和用户的使用习惯。

以管理为中心,从深层次上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必须同单位的经营管理思路和具体的业务发展模式相结合。但是,考勤管理作为企业对员工管理的基础部分,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收集整理用户意见,调查分析用户需求的作用,并为管理和规划部门做出业务品种开发以及部署工作提供决策数据。为此,Internet Attendance System将通过对系统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决策层的各种决策提供手的数据资料,为企业的经营工作服务。系统应提供“支持运行服务,支持决策层决策,支持企业自身机制的完善”的功能。

4、合法性原则

互联网考勤管理系统的建设、使用以及相关单位考勤业务的处理,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遵循相关的单位业务管理条例。确保企业Internet Attendance System 运行的合法性。

5、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实现教育应用系统的必要条件,包括系统安全、通讯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安全。必须充分了解系统的安全风险点并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

基于互联网考勤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业务处理应充分考虑应用系统和用户帐户的安全性,充分考虑互联网的不安全因素,应采用多重密码、限制业务类别等方式予以控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手段,保证本系统、后台主机系统、相关数据的绝对安全;在通过WWW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要防止各类恶意或无意的黑客行为和病毒侵袭,对外部接入设置防火墙进行安全检查和过滤,内部员工对主机的访问设置验证和有限授权并进行审计,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误用或进行违纪活动。

6、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任何商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对于本系统来讲则显得尤为重要。 可靠性具体表现在:

1)、应用软件的可靠性

软件的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必须符合规范,以保证应用软件的可靠性;

2)、通讯的可靠性

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适应各种条件的通讯应用环境,应付通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以提供一个可靠的通讯平台;

3)、数据的可靠性

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数据备份恢复策略,处理可能出现的业务数据差错。尤其是对数据的完整性的考虑更是本系统的关键,要有可靠的OLTP和交易事件回滚机制,防止单边数据的产生,并要求有严密的同步机制。

7、实时性原则

企业基于互联网考勤管理系统通常具有联机事务处理(OLTP)的要求,即实时性要求很高,响应速度要快,实时性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本系统将在满足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通讯系统和密码校验系统的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8、开放性、扩展性原则

系统应遵循业务服务人性化、应用开发平台接口开放化、管理工具实用化和设备配置系列化等原则;系统应设置灵活、维护简单、扩充方便、能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系统应具有很好的规范性和开放性,能与企业原有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互联。

系统功能的设计开发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系统应能适应企业未来三到五年的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将来新业务的拓展留下充分的发展余地。系统平台应可以容纳已有或未来新增的不同品牌的设备,并充分保证异种设备的互操作性。为满足未来软硬件的灵活部署和容量要求,应考虑系统规模扩展的需求和升级能力。

9、先进性、成熟性原则

设备选型与相关技术必须符合行业标准,采用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保证系统在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因技术落后而大规模调整,并能够因其良好的体系结构和开放的标准而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延长其生命周期,同时又要保证其稳定性和成熟性,支持现有的多种业务功能和网络协议。

10、经济实用原则

充分利用所备,稳定地实现所需的业务功能,和已有设施紧密配合,避免重复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并留有升级的余地。

11、方便易用性原则

Internet Attendance System涉及电信交换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管理技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新技术,因此在管理上难度较大。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屏蔽底层复杂技术,提供面向一般管理员的管理工具。系统易于使用,以减少员工培训费用。同时,在系统维护方面,做到尽量集中、简单,尽量避免复杂系统和多系统组合的维护开销,减轻维护人员的负担,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